吃一碗熱熱的鼎邊銼  

吃一碗熱熱的鼎邊銼

 

太好玩了~~近日玩鉤針過度,右手幾乎要報廢了,不單單是手指酸痛,整隻手臂都酸痛。最好的整治方法就是休息,所以今天特地擺脫宅在家裡的日常作息,去竹蓮街走了一趟。其實,竹蓮市場去過好幾次了,只是每次都隔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去,主要是去買大片的石斑魚。去時都搭乘1號公車,在新竹高中站下車,往前走約20分鐘到市場。

 

DSC08636a

通往竹蓮街的地下道

 

今天換了新的行走方式,也是搭乘1號公車,但是坐到終點站,下車朝火車站前面的中華路二段前進,然後右轉,走約10分鐘經國新竹客運總站到中華路與武昌街交接處,和火車站同一邊的地方即可看到一個地下道入口,上面很奇怪的標示著新竹市竹蓮街地下,那個字好像被弄掉了。出了地下道往前直走,越過南大路,到市場大約只需5分鐘。在市場逛了很久,買到一片可以做餐袋,圖案典雅的塑膠布、一件有魯夫懸賞照的T衫和一小袋小咪愛吃的卡里卡里。

 

DSC08631a

真的手工材料行

DSC08654a

欣樺手工材料行

 

可是我這次的目的地不是市場,而是欣樺手工材料行。前往欣樺,出了地下道就要往右轉,欣樺就在不遠的前頭。今天的目的地除了欣樺,還有坐落在南門街的真的手工藝推廣中心,因為兩條街相隔不遠,走路去還算方便。在網路上查不到欣樺的營業時間,十一點十分左右到那哩,店門還沒開,問了對面店家的人,確定還有在營業,準備過後再回來。這時才發現水罐遺漏在吃鼎邊銼的市場裡了,正好利用等待材料行開始營業的時間前去拿回來。

 

DSC08644a

 

自從在一本台灣小吃食譜看過鼎邊銼這樣食品後,莫名奇妙的從此念念不忘。可能是因為做法很特別吧,把調和好的米漿沿著鑊邊倒一圈,煮熟成一大片再用鍋鏟切小。倪記鼎邊銼幾年前吃過一次,略有印象。今天正好遇上吃午餐的時間快到了,就點了一碗來吃。坐在桌前等候時,無意中瞄到老板娘煮麵的檯子上有一大碗米漿,才意識到老板娘的鼎邊銼是現做的,趕忙拿起相機拍攝。老板娘也很和氣的配合,停頓一下讓我拍。綜合鼎邊銼加有四種材料:豬肉絲、豬肝、蛤蜊和蝦子,湯裡面已經有高麗菜,吃起來覺得很幸福。

 

DSC08646a

淋在鑊邊煮熟的米漿

DSC08647a

 

DSC08650a

近看鼎邊銼,口感跟粄條完全不一樣

 

老板娘聽我說第一次看到現做的,過來問好不好吃,強調她的鼎邊銼都是一碗一碗煮的,米漿也是少量現磨備用。因為她的招牌有福州傳統字樣,問她鼎邊銼原來是福州的食物嗎,她點頭說上網可以查到,是從那邊傳過來的。老板娘很討人喜歡,親切和氣,認真看待自己準備的食物。我欣賞她一碗一碗煮、米漿少量現磨的態度,因為我在家煮麵粉糕也有同樣的堅持,一碗一碗煮,湯跟麵片才不會糊掉。下次要帶小咪來吃。

DSC08653a

竹蓮街來來回回好幾次,這是第一次看到竹蓮寺

 

兩家手工材料行看起來都很老的樣子,真的老板娘說有30多年了。欣樺老板娘聽我問起店是否十一點半開門,答說十二點,又說可有可無,言下之意大概是幾點開都無所謂。看樣子這一行的生意不好做。我在店裡看了一會,買了四粒可以製作喬巴的Ex005手工線。在真的我買了兩對黑色的鈕扣眼。既然進去看了,就買一點東西表示廣東話所謂的幫襯一下。

出來玩一個早上,收穫不少。心情也開朗很多。家以外的地方也有很多是很好玩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sahp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