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twood 玩得很開心,以至于搭火車去劍橋的時間也延遲了。回到 Nottingham 火車站登上 East Midlands 火車時,已經是下午四點二十八分了。前往劍橋必須在 Leichester 站換車,我們等了二十分鐘左右,搭 517 的班次再出發,到劍橋時已經是傍晚七點零八分。幸好英國時間八點以後天色才會變暗,此時天空還算清亮,從車站走到酒店不成問題。


劍橋火車站外觀。


從火車站走出來看到的一景。

酒店 Tenison Towers 位在 Tenison Road,從火車站走過去,七八分鐘左右,離大路 Hills Road 雖然不遠,卻很幽靜。附近有餐廳、華人經營的雜貨店,相當便利。不過,房間卻是我們所住過最狹小的一個,洗澡間更是小得很難轉身。老板娘倒很親切,笑意盈盈,親自接待房客。


Tenison Towers 外觀。

如果說牛津的氣息是古老、悠閑的,那劍橋的氣息則是清新、明快的,街道似乎不像牛津的那樣彎彎曲曲。辦好住店手續,放好行李,我們迫不及待趕在天黑前從酒店出發,沿著 Station Road 走,然後接上 Hills Road,穿過 Mill Lane,來到康河跟前,終於在黃昏的暮色中與康河初相見!要是早一點來,說不定可以見證“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一幕。



康河岸邊的垂柳和撐篙船。

在英國,柳樹幾乎處處可見的樣子,牛津火車站附近就有柳樹。所有的柳樹枝條茂密,沉沉垂下,濃密得像頭髮。我們住的地方柳樹少見,之前看過的柳樹,柳條稀稀疏疏,也不那麼沉沉下垂,看到英國的柳樹,的確有點吃驚。眾多中國詩文提到柳樹,柳樹卻不常見。英國詩文,是我孤陋寡聞,只知道一本叫《柳林中的風聲》(The Wind in the Willows)的!可柳樹在英國處處是。


“在康河的柔波裏 /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跟在船邊嘎嘎叫的鴨子。

Garret Hostel Bridge 和 Trinity Hall 的 Jerwood 圖書館。

這時天色已快變暗,我們決定效仿其他一對對或一小群一小群坐在河畔的草地上卿卿我我或談天說地的人,坐一下,休息一會,才去吃晚餐。這一晚的康河並不沉默,在草地上坐的人,都在說著話。當初為了讓維維安讀一點小詩,挑選了幾首中英文詩,〈再別康橋〉是其中一首,一路走過來的時候,她嘗試背出整首詩,卻斷斷續續的,湊合不起來。但是一唸到“
那河畔的金柳”,立刻能接上“是夕陽中的新娘”。當年的校園民歌有一首〈再別康橋〉,歌手是范廣慧,乍聽之下以為是齊豫。能拿來唱的詩詞總是比較容易記得住,我因此記得這首詩。


傍晚七點半左右 Tenison Towers 對面的景色。

早上八點四十分左右的樣子。沒有光線,景物平淡、黯然多了。

Mill Lane 這路上有一家中餐廳,Dojo Noodle Bar,賣的麵飯五花八門,中式、日式、泰式、越式、馬來西亞式都有,打工的後生仔都是工讀生的樣子。我已經忘了自己吃了什麼,只記得侍者為維維安點的那道飯,超奇特的,是白飯沒錯,不過是炒過的飯,白炒飯吧!一上來就是一大碟,真是讓人哭笑不得。雖然如此,我點的炒飯還是吃讓我得津津有味。


St John's College 

連接 Third Court 和 New Court 的嘆息橋。



                           New Court 正門上面立著一隻老鷹,

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餐,又走上 Station Road 往車站的方向,搭公車前往 St John’s College 一帶。這個學院非常大,建築也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樣子。First Court 建於 1511 年到 1520 年之間,而 New Court 則於 1863 年落成。連接 New Court Third Court 的嘆息橋的確秀麗,架在康河上更增添幾分飄逸的風采。途中看到的另外一個學院,Clare College,像淑女,端莊素雅。要到牛津和劍橋等大學遊覽之前最好先做一點功課,不然有如走入迷宮!校園內種了許多不知名的花卉,我一一拍下,期待那一天能追蹤到花兒們的名字。


Clare College, 這棵樹十分搶鏡頭。

Clare College 全部建築都是這樣的顏色,暗金色?

New Court 出來,穿過 Scholars’ Garden Fellows’ Garden 之間的小路走,可以通向 Queen’s Road,從這條路轉入 Magdalene Road,就可以看到屬於 Scudamore’s Punting Company 的售票小亭。家主人跟負責票務的小伙子討價論價,希望爭取優惠,因為我們只想從 Magdalene Bridge 坐到 Mill Lane

Magdalene 橋下的 Scudamore's 售票亭。


在售票亭對面的 Magdalene College。

Punt
,撐篙船,坐久會很不舒服,因為腳只能向前直伸,曲膝而坐也不能持久,一般路線需時四十五分鐘到一小時不等。從船上看風景倒是很舒服,尤其是龐大的建築物,此時變成比較遠、有背景的圖畫。為我們撐船的小伙子一面熟練的撐著長竿,一面講解沿途的景物。這一類遊覽服務叫 Chauffeured Tours,蠻有意思的,Scudamore’s 撐篙船公司撐船的年輕“船夫”(其實有女生)都穿著白襯衫,外面套藍色的小背心,樣子像學生。康河裏的鴨子非常可愛,看見河裏船來船往,嘎嘎叫,異常興奮的樣子,有些還伴著船行進。


                    為我們撐篙的小伙子。


遊過船河,經過 Corpus Christi College,望一望,然後在 Peas Hill 的金陵飯店吃午飯。我想,華人餐廳冠上“招牌”一詞的菜式應該有點份量,就點了招牌烏冬麵,果然還不錯。飯後走回酒店,經過 Fitzwilliam 博物館,考慮了一會,還是沒有進去看達爾文的特展。(給家主人提醒了一下,我們有去看!)P D James 在小說 An Unsuitable Job for a Woman 提到此圖書館藏有 Jane Austen 的信一封,我雖然隨身帶著從圖書館借來的這本書,讀到這一點的時候,人已經離開劍橋了。

接下來只安排和家主人學術界的學者喝喝下午茶,過後走到一家華人開的雜貨店買快熟麵回酒店當晚餐。這一天給累積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的疲勞壓壞了,很早就上床休息,養足精力應付第二天的行程。




Corpus Christi Colle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sahp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