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Nottingham Road 看過去的 Victoria Street,往下走即可看到勞倫斯出生的房子。

Nottingham Eastwood,搭公車 Rainbow 1 的話大約要四十五分鐘。二零零九年八月十四號,我們在九點十五分左右,從 Nottingham Broadmarsh 公車站附近叫了一部由一名錫克老先生開的計程車,直接到 Eastwood Durban House Heritage Centre。老先生言下好像對我們要去的地點有點猶豫,賴先生不大放心,一再從旁推測他的文學修養,問他讀過什麼英國文學著作,他說讀過 Thomas Hardy!大二的“小說選讀”我們吳奚真老師選了 Hardy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嘉德橋市長》,接著又讀了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後來改拍成電影的《黛絲姑娘》。記得勞倫斯有專文討論 Hardy 的作品。老先生知道我們不很信任他,抵達終點時,得意的說﹕I told you I know the place
   
                    賴先生給老先生名片。


Durban House Heritage Centre。


Durban House 門口藍色導覽線的起點。


用水泥刷上的藍線。


from Eastwood, Town Map & Guide

離開館時間十點還有十分鐘,我們就從旁邊的公園穿出去,跟著藍線(blue line trail)追尋勞倫斯走過的足跡。這藍色導遊線並不是用漆漆上去,而是用混成藍色的水泥刷在行人道上,看樣子經久耐用。沿著藍線走不久就來到 Princes Street the squares。這裏的房子當初是煤礦公司蓋給礦工居住,狀況跟勞倫斯時代差不多一樣。因為中心還沒開門,我們還沒有拿到 Eastwood Town Map & Guide ,一直沿著 Princes Street 往下走,走了一大圈路,錯失參觀圖書館的時間。雖然如此,還是值得,勞倫斯上半生的生活環境,約略可以領會一些。勞倫斯覺得當時的環境骯髒、醜陋,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那是礦工的世界,礦場多,煤灰到處是,所以,空氣中有煤灰的味道,天空看起來灰蒙蒙…


勞倫斯時代建給礦工住的房子。這條叫 Princes Street 的街很長。


正面的樣子,門很窄。


沿著藍線走一路上景色綺麗。


美麗的不知名的花,生長的方式跟向日葵一樣,很特別。


山路高高低低,景觀一再變幻,十分令人玩味。


生平第一次看到蘋果樹!

因為走了岔路,我們多走了一些地方,以 Durban House 為第一站,一下子跳到第六站,the Breach house,勞倫斯的第二個家。他們一家七口從 1887 1891,約五年的時間,住在這棟房子裏。走在房子前面這條叫 Garden Road 的路上看地圖時,遇到兩位十分有人情味的居民。附近一名男子看我們在門外徘徊,跟我們說籬笆門沒鎖,可以推門進去。在後院拍照東張西望的時候,樓上忽然有一男聲喊道﹕不可以這樣!我們緊張的趕緊往外走時,樓下卻出現一名年輕女子,開前門讓我們進屋子底樓參觀。搞得我們神經兮兮的!


左邊角頭屋就是 Breach house,裏面空間狹小。


這是房子的背面。真是奇怪的房子,正面和背面好像沒有什麼差別。


這房子雖然是角頭屋,旁邊有空地,裏面的格局以今天的標準來看十分狹窄、侷促,在裏面走沒多久,就想離開,到外面透一口氣。1885 年出世的勞倫斯住在這裏的時候年紀還很小,大概是從兩歲住到六歲,不然,相信他的煩怨會更甚。出得門來再度看地圖找路時,一名少年帶著一頭狗狗走過,很親切的問﹕需要幫忙嗎?我們跟他請教走到大路的方向。


站在 Breach house 對面向左看。

基本來說,Eastwood 房子的分佈跟我們的花園住宅區一樣,只是房子的樣式不同,花草不同。但 Eastwood 是山區,道路高高低低十分險峻,而且高的時候很高,可以眺望遠方的地區,視界十分遼闊,到處是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色。


給樹木擋住,旁邊有一輛小羅哩的房子才是勞倫斯的家!看板被羅哩擋住了。


仔細看右下角,Lynncroft Road 的藍色導覽線在此結束。走到這裏不知為何沒認出勞倫斯的家。


Lynncroft Road,樹後面立著另一面看板。


陡峭的 Lynncroft Road,往下走銜接 Walker Street。

Lynncroft Road 的路段更是陡峭無比,我們家四口此時已經走得疲憊不堪,只有我一口還有繼續向上爬的意願。爬到藍線的尾端,只看到指示牌,倒是搞不清楚房子是那一間。1905 年到 1911 年,勞倫斯二十歲到二十六歲時,和家人住在這裏,母親麗娣亞也在此過世。這是他們的第四個住所,半獨立式,也是最好的一個,代表麗娣亞往上爬、改善家人居住環境的努力終於有了結果。在別人的網站找到這棟房子的照片(下圖),我只拍到 一兩 根柱子!


                          from bigbluemeanie's


Lynncroft Road 和 Walker Street 交接處。


Walker Street。尾端是勞倫斯第四個家所在。

Lynncroft Road 走到一小半即可轉入有名的 Walker Street,勞倫斯心目中的家鄉(the country of my heart)以此為代表﹕

“Go to Walker Street – and stand in front of the third house – and look across at Crich on the left, Underwood in front – High Park Woods and Annesley on the right. I lived in that house from the age of 6 to 18, and I know that view better than any in the world… That’s the country of my heart.” 


Walker Street 。當年勞倫斯一家就住在其中一棟房子裏。


Walker Street 。站在房子前面向右看。

可惜屋子前面的美景現在已被圍籬遮擋,據說,必須走下旁邊的小徑到名為 Canyons 的地方才能目睹美景。不過,住在屋子裏面的人在樓上眺望應該還是沒有問題。1891 年到 1905 年勞倫斯一家定居在這裏,這是他們第三個家。因為對面沒有房子,周圍環境比 Lynncroft Road 房子周邊更為寬廣、舒暢。

從這裏往 Nottingham Road 的方向走,左轉就是 Three Tuns Road,路上有一家叫 The Three Tuns pub。這是勞倫斯爸爸從礦場收工回家途中停下來喝一杯的酒館。酒館前面的廣大前庭還保留著,是當年舉辦市集的地點。




The Sun Inn.

來到這裏,勞倫斯生平住過的地點我們大致都走過了,只剩下他出生的那棟房子還未看到。從這裏走到大路
Nottingham Road 並不遠,我們在公共廁所外面的一張長椅上坐下休息。那樣的公共廁所在倫敦可沒見過!所以又為廁所拍了幾張照片。The Sun Inn 座落在這條大馬路上,勞倫斯小說《兒子與情人》中提到的市集地點就是酒館前面的空地。這時大家腳走累了,肚子也餓了,還是拖拉著腳步走回 Durban House Heritage Centre,到中心裏面的餐廳吃午餐。這中心當年是煤礦公司的辦公大樓,也是勞倫斯代爸爸領薪水的地方呢!


Durban House Heritage Centre 裏面的餐廳。

從一本叫《維多利亞女王的私密廚房》的書裏得知傳統的
fish and chips 應該配有 mushy peas 以後,就很執著的一定要吃到有這種豆泥的配菜。在餐廳裏看到黑板上的當日菜單 fish and chips 配有 mushy peas,毫不猶豫的就點了。這裏用的豆是豌豆(marrowfat pea),魚肉則用鱈魚。其實,我在家裏做過豌豆濃湯,吃起來跟豌豆泥所差無幾。我還點了一碗叫 Cream of puy lentil 的濃湯,滋味不錯。原來 puy lentil 原產於法國一個叫 Puy 的地方,滋味特殊,很多人認為是最好吃的 lentil。那薯條真是太多了,根本吃不完,打包帶著走,還是把再剩下的丟棄了。


                    Fish and chips。綠色的豆泥就是 mushy peas,豆泥就是豆泥!


                                 Cream of puy lentil.


                                                         Puy lentils, from david lebovitx's .

吃過午飯,又有了氣力,我們到中心樓上參觀勞倫斯特展,因為時間有限,沒有仔細看,其中有勞倫斯的銅塑頭像,不知是什麼人、什麼時候的作品。另外,《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一書當時被認為淫穢的幾行文字也特別用紅色底線標出展示。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那根本不算什麼。其中一張看板上有關此書猥褻的審判更是令人噴飯!到現在還是可以看到把勞倫斯歸類為“情色文學作家”的雜誌刊物,實在替他打抱不平。我最喜歡的作品是《The Lost Girl》,情色不情色一點印象也沒有,勞倫斯可是把一個已到適婚年齡孤單一人卻又不想隨便找個人下嫁的徬徨女子刻劃得絲絲入扣。他的散文也寫得很好,一點都不情色!手頭上有一本散文集 A Selection From Phoenix其中收錄了 ‘Nottingham and the Mining Countryside’,我影印出來,隨身帶著,走完 Eastwood 才看這篇文章!


一進門就可以看見這張大海報。




理由是不是令人噴飯?


勞倫斯二十三歲時的樣子。他和 Frieda 並沒有兒女。

離開 Durban House,我們前往最後一個參觀點出發﹕勞倫斯出生的房子,現在已經改成博物館。館中一位胖胖的年輕女子替我們導覽,非常友善,相信也是勞倫斯迷。她詳盡的解釋、示範 washroom 裏面各個工具的用法,非常有趣。沒想到當時洗衣服工程那麼浩大,需要另闢一室專做洗衣用,木製工具也眾多,如搗衣用的、濾衣用的和軋乾水份用的都有。


勞倫斯出生的房子就在這一排房子的角落頭。


                    房子的門口。窗內擺著勞倫斯的作品。


站在門口向下看。


我們的解說員。房子裏面都有公廁!勞倫斯魅力可見一斑。


這旅行箱看樣子很重。

勞倫斯誕生的房間跟 Breach house 的比較,算是大的了,有一面向著大街的窗口。貨真價實的展示品是勞倫斯用過的旅行箱,巨大極了,我不禁好奇勞倫斯身高多少。“五呎十,”導覽員答道。可是,我們家的高明人士說,根本無所謂,當時的旅行箱都僱腳伕負責運送,不用本人自己提。高明人士問了好幾個高明的問題,其中包括﹕Eastwood 的人對勞倫斯觀感如何?答案是﹕大部分不喜歡,因為勞倫斯在小說中經常貶低 Eastwood 的人事物。


                    以勞倫斯的小說取名的公車﹕Rainbow 1。


Durban House Heritage Centre 旁邊的紀念公園。


園內景色怡人。遠方有一位老太太帶著狗狗曬太陽。

Eastwood 走來走去,東張西望,連從來試過的 redcurrant 也買了,玩得很開心。由於要趕搭火車前往劍橋,我們匆匆結束 Eastwood 之旅,依依不捨的離開。Rainbow 1 的班次很多,我們搭上三點鐘那班返回 Nottingham 拿行李,再到火車站搭火車。在座位寬敞舒服的巴士上瀏覽路旁的小鎮風光,也是這次旅遊的一種新體驗。

勞倫斯,我們到過你的家鄉了,也按你說的,站在
Walker Street 第三間房子前面,向前、向左、向右看望過你所敘述的風景。你一定想不到吧,離開這個世界幾近八十年,還有普普通通的東方讀者,飄洋過海到來,只為親眼看看你生長的地方。這是這讀者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到訪吧。


這大概是介于 Walker Street 和 Three Tuns Road 處的一棵長黃葉的樹。勞倫斯時代的房子顏色應該是這樣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sahp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