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忽然想到我那麼喜歡去清大圖書館,怎麼沒有為她留下一點紀錄呢?!結果過了幾天就真的帶了相機去拍圖書館。

每次都是從光復路二段歐法小鎮附近的路口走進去。晚上去的時候很喜歡看紅石板鋪成的步道上閃閃亮亮的光,聽二弟阿成講過那成分的名字,卻記不起來叫什麼,好像是什麼金的。即使在白天那光彩也很明顯,每次都會想﹕會不會很貴啊,那石板。

入口不遠有一棵相當古老的鳳凰木,開花的時候十分紅艷艷,奇怪的是,我竟然沒有拍過那些花的照片。接近圖書館的地方有寬長矮矮的紅磚階級,兩旁種了好多棵白千層。白千層是很好玩的樹,從圖鑒中得知樹皮可以當膠擦用,我真的試過撕下一小片樹皮,真的可以擦掉鉛筆的字跡。白千層的花也真的如圖鑒所說,很像洗奶瓶的刷子。去年秋天還是冬天,上台北的時候就在公車上看到很多開花的白千層。

過了紅磚階級,圖書館的建築就近在眼前了。四月天,旁邊的小葉欖仁葉
子才剛剛冒出來,遠遠看過去樹枝有一點光禿。上次部落格橫幅中的圖片就是去年四月十四號上午拍的葉子。



跟著來到圖書館的入口。要拿出圖書館識別証在感應器那邊感應一下才可以走進去。我常常在早上八點鐘之前來到門前,等圖書館開門,因為七點半之前陪維維安走路上學,順路繞過來也不過十分鐘。



我最常上六樓,最喜歡六樓靠近書架的座位,一邊有一排排的書架和書,一邊是窗外有景色的玻璃窗。我很少坐在那麼美好的位子上看小說,主要



是看跟電腦有關的書籍,有關
Windows XPFrontpagePowerpoint 等等的書都看。我的電腦常識都是從書上看來的。最近沒有去上日文課了,所以也開始看教學日文的書。

書架跟座位之間的走道很少人走動。我盡量不走走道,必要時只在書架中穿進穿出,即隱秘又不會騷擾別人。

平常午後上圖書館,沒有個人座位可以坐,就坐在長桌前看書,不過,這種時候總是坐不久。長桌兩邊的書大部分是電腦書。這是從電梯出來看過
去的樣子。有兩台電腦可以查詢圖書的借閱狀況。要拿夠不到的書就要站在那張小圓墊椅上面,把自己墊高。圓墊椅底下有活動輪,可以用腳推動。

有東西要影印就去四樓。四樓的影印室也是一個很自在的地方,可以自己影印所要的文件。



午餐時間到了,就從前門往前走,可以走到小吃部或水木餐廳。小吃部的魔法咖啡賣“新疆回味拉麵”,蠻好吃的。不過,既然是“回味”我不明白為何用的是豬肉片。維維安喜歡吃他們的焗烤麵食。

 

從小吃部旁邊的馬路拍前門,掩隱在松樹之間的圖書館很有愛默生詩中的氣氛﹕

我喜歡教堂,我喜歡僧衣
我喜歡靈魂的先知
我心裏覺得僧寺中的通道
就像甜蜜的音樂 或是沉思的微笑

或許我可以把詩改一改,但是少了那一份靈氣﹕

我喜歡總圖,我喜歡人社分館
我喜歡閱讀的富足
我心裏覺得圖書館裏面的書籍
就像百吃不膩的菜餚 或是取之不盡的寶藏



那天風吹得很猛,我抬頭看到在風中搖曳的松果,順便拿起相機拍了一張,效果不錯的樣子。我還把照片改製成維維安所謂的“樂果”。


   


The books we read should be chosen with great care, that they may be, as an Egyptian king wrote over his library, “The medicines of the soul.”

                                                                                       ~Paxton Hood


為了結束這個單元,我上網找一句名言套用。啊,善哉,善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sahp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